1、宜昌有凉虾、萝卜饺子、三峡肥鱼等特色美食。凉虾口感爽滑,萝卜饺子酥脆鲜美,三峡肥鱼肉质鲜嫩。此外,还有夷陵天酥饼、顶顶糕、合渣、三游神仙鸡、莲藕炖排骨等美食,品尝后让人流连忘返。
2、宜昌特色的十大经典小吃有红油小面、萝卜饺子、当阳郭场鸡、长阳炕土豆、凉拌鱼腥草、土家酱香饼、顶顶糕、土家蒸肉、纸上烤鱼、凉虾。
3、宜昌的特色小吃有萝卜饺子、红油小面、凉虾、凉拌节节根、油脆等。
1、山歌、南曲、巴山舞被誉为“长阳三件宝”,风行华夏,名播异邦。长阳首置佷山县(夏、商、周时,为“荆楚”地域,秦时属黔中郡),至隋朝时改佷山县为“长杨”县,唐易“长杨”为“长阳”,县名自此始定。
2、尤其是歌舞方面,长阳素有“歌舞之乡”的称号,长阳山歌、长阳南曲、巴山舞被誉为“长阳文化三件宝”,奇石、盆景、根艺被誉为“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”。
3、宜昌市旅游年卡包含景区:无源洞、长阳中武当风景区、三峡大坝、链子溪、巴人河、步步升布鞋文化村、天龙湾旅游度***区、三峡湿地杨守敬书院、三峡猴溪风景区、世外桃源风景区。
1、宜昌的风俗有土家篝火晚会、舞狮、龙舟竞赛等。土家篝火晚会 篝火晚会是土家人民宣泄和表达感情的一种群体性自娱自乐的活动,土家人民围着篝火跳起摆手舞,气氛欢快而热烈表达着对山外来客真诚而质朴的欢迎。
2、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由打击乐器、丝弦乐器、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。
3、农历九月初九。民间还有迎接嫁女归宁,回家吃糕的习俗。解放以后,国家规定这一天为老年节,因此各个单位都要组织离休、退休人员开展活动,表达敬老尊老之意。宜昌土家族的节庆活动,以牛王节和女儿会为最。
4、从腊月二十三起开始除秽打“堂尘”,其实就是把家里打扫干净,掸掉所有房内的灰尘,洗晒衣服、被褥,清洗桌椅板凳、炊具;做甜酒、熬麻糖、打豆腐、炒米子;置办菜肴、果品、糕点。
5、挂菖蒲艾叶、饮雄黄酒、粽子寄思、祭祀屈原、游江招魂、龙舟竞渡、亲友团聚、稻场***、举办骚坛诗会等传统仪式和习俗活动,每项活动都表达家乡人民对屈原的热爱和对其爱国精神品格的颂扬。
1、遗留技艺 游客来三峡旅游,可去沿线各市县走走,那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很多,在其沿线重镇之一宜昌,著名的西陵彩陶古朴文雅,巧夺天工。
2、枝江民间吹打乐 枝江民间吹打乐由打击乐器、丝弦乐器、唢呐等结合在一起演奏的民间器乐体裁。
3、三峡古老民风中有春游踏歌和龙舟竞渡的传统习俗。那里的春日旅游和踏歌,在宋朝称为“踏迹”或“踏碛”,其时男女老少,都到野外山间畅游歌舞,十分热闹。
4、除此以外,在乡间野地,还有大量失传的民间艺术形式,如吹木叶、吹土笛、吹牛角等。这些民间民族艺术形式,是旅游***开发取之不尽的“万宝盆”。然而,这么多“宝藏”,真正运用的还不多。
5、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,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,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,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。
6、此外,这里的风俗文化也非常独特。三峡地区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区之一,这里保留着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。例如,每年的重阳节,当地的居民会登高祭祖,这个习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。
1、荆州花鼓戏,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荆州花鼓戏曾称沔阳花鼓戏,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,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,形成于清道光年间,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。
2、湖北小曲,主要内容:湖北小曲由“汉滩小曲”和“天沔小曲”组成。汉滩小曲又称“汉口滩小曲”、“外江小曲”,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、沙市、宜昌等大中城市,以坐唱折子戏为主。
3、湖北素有“戏曲大省”的美誉,有属于皮黄系统的汉剧,南剧和湖北越调属于花鼓系统的东路花鼓,天河花鼓,襄阳花鼓,远安花鼓,黄梅***茶戏,梁山调,提琴戏和文曲。还有属于高腔系统的清戏,以来外省传入的高台戏,灯戏。
4、湖北古称为“楚”,楚天楚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,诞生了2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。在文化历史悠长的荆楚大地上,一直活跃着众多的艺术剧种,楚剧就是楚苑艺坛一枝独秀的奇葩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lskw.com/post/48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