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方特色 > 正文

广西地方特色花灯-广西灯笼

本文目录一览:

广西元宵节习俗

广西大部分地区普遍的元宵节习俗就是汤圆啦!汤圆有团圆的意思,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,和和美美,其乐融融。我们广西做的汤圆有实心和包馅两种,前者将糯米粉揉成指头大小的圆子,加适当糖水煮熟即可。

广西元宵节的习俗1:赛灯 在桂西北、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上元节赛灯的习俗,人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把各自做好的灯摆出来比赛,比比谁做得最好最巧。

广西元宵节风俗煮汤圆、吃油团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是普遍的习惯,在广西的上林、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(有的地方也称“煎堆”“油堆”)的习俗。食物有别,寓意却一样。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,表示团圆。

广西地方特色花灯-广西灯笼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灯会是元宵节活动的主要内容,民间有“三十晚的火,十五夜的灯”的俗语。广西的灯会盛行于清代、民国间。清代有诗云:“遍将灯子挂亭台,走马莲花次第开;夕照欲残声上下,庆灯人醉唱歌回。

吃油团、大粽、汤圆 不少地方人们元宵节吃汤圆,而在我们广西上林、靖西等地,人们有吃油团的习俗,有的地方也称为煎堆、油堆等,也是小圆球形儿,表达大家对团团圆圆的期望。

元宵节南方的习俗有树元宵、放天灯、烧瓦子灯、舞火龙、踩高跷等。在江西广东、广西等地方,元宵节会有烧瓦子灯的游戏,《中华全国风俗志》卷五记:江西“元宵夜,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,堆成一圆塔形,有多孔。

广西地方特色花灯-广西灯笼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岑溪上灯风俗

上灯酒是上灯节喝的酒。每当正月初十上灯节来临,岑溪市会出现三大奇观。 第一奇观是街上挂满花灯,任人***购。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盏灯,一盏挂在厅堂,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。

所谓上灯,是岑溪的一种习俗,男孩出生后的第二年正月初十,家里人都要为其举行“上灯”的仪式,祈祷男孩一生幸福,同时以示这家添丁,增添了香火,后继有人了。

上灯是正月初九。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。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,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,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、藤县、容县、富川、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。

广西地方特色花灯-广西灯笼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,主家设宴招待,是谓请灯酒。在岑溪,“上灯”发展到今天,已经是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了。这种在正月初十同一天内,全市人民基本都到有男孩“上灯”的亲戚朋友家里喝喜酒的风俗在全国绝无仅有。

这个地方就是广西的岑溪市,可以说在全中国境内,关于“上灯节”这个节日的隆重程度,绝对数岑溪市排第一,这个节日在现在看来可以直接简化为“上灯酒”。上灯酒的意思,类似于喜酒,但是它的重要程度远比喜酒重要。

正月初十也是上灯节,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,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,一般“上灯节”为五天,共分为三个步骤,分别为上灯,暖灯和落灯。从正月初十的零时开始“上灯”,也叫“开灯”,而这种上灯是专门为孩子祈求平安的。

广西玉林初十挂灯有多少年历史了?

1、中国汉族岁时节日风俗。蕴涵生育风俗文化。流行于桂东岑溪、富川等县,已有百多年历史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十,凡上一年添有男孩之家,要到社庙挂花灯。灯用竹篾扎架,外糊花纹纸,上写吉祥谜语,内点油灯,逐日添油。

2、正月初十是2023年 1月 31日。农历正月初十也被称为石头节,为石头神生日。正月初十是要挂花灯的,这一习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每逢正月初十,人们就会把去年出生的小孩的名字写在花灯上祈福,又被称为“添丁灯”。

3、所以这千百年来,男孩出生后的第二年正月初十,家里人都要为其举行“上灯”仪式,祈祷男孩一生幸福,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。若是正月初十前出生未满月的男孩,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挂灯,这就叫“上老灯”。

4、在两广地区,正月初十是要挂花灯的,这一习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每逢正月初十,人们就会把去年出生的小孩的名字写在花灯上祈福,又被称为添丁灯。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