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陕西地方特色乐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陕西地方特色乐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堂鼓:框用木制,牛皮蒙面,周围铆钉密钉,约 80 公分高,直径 70~90 公分不等。有 木架、鼓槌。
腰鼓:框用木制,长筒形,长约尺余,中间略粗,蒙牛皮,两面敲。
渔鼓:竹筒扎成,牛皮蒙面。 柄鼓:木制框,高不到一尺,直径尺余,牛皮蒙面,形似扇状,一般配细乐器用。
扁鼓:圆形,上蒙牛皮,钉边,下空,不蒙遮,戏曲场面用。
西安鼓乐,流传于西安(古长安)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,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,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,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。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、谱式、结构、乐器及演奏形式。西安鼓乐曲目丰富、内容广泛、调式风格多异、曲式结构复杂庞大,演奏形式有坐乐、行乐,其中还包括有套曲、散曲、歌章、念词等。2009年9月30日,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***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,西安鼓乐成功入选《人类非物质
1. 陕西人用小铜杆唢呐的不多。
2. 这是因为小铜杆唢呐在陕西地区并不是主流的乐器,陕西地区更为著名的乐器是陕北大铜唢呐和陕南大铜唢呐。
小铜杆唢呐在陕西地区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。
3. 此外,陕西地区还有其他传统乐器如二胡、琵琶等,人们更多地选择这些乐器进行演奏和表演。
因此,相对于其他乐器,陕西人使用小铜杆唢呐的情况较少。
秦腔的乐器有是板胡、二弦子、二胡、笛、三弦、琵琶、扬琴、唢呐、海笛管子、大号等。
秦腔(Qinqiang Opera),别称“梆子腔”,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,起于西周,源于西府。成熟于秦。
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,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,故又名“梆子腔”。秦腔成形后,流传全国各地,因其整套成熟、完整的表演体系,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,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。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、粗犷、豪放,富有夸张性,生活气息浓厚,技巧丰富。
秦腔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板胡,发音尖细清脆,极富节奏感。此外,文场还有二弦子、二胡、笛、三弦、琵琶、扬琴、唢呐、海笛管子、大号等,武场有暴鼓、干鼓、堂鼓、句锣、小锣、马锣、铙钹、铰子、梆子等。1,板胡板胡,拉弦乐器的一种,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,多种名称,如秦胡、胡呼、梆子胡、大弦等。
音色高昂、坚实,具有很强的穿透力,是北方戏曲、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,也可用于合奏和独奏。
2,二胡二胡(拼音:Erhu) 始于唐朝,称“奚琴”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。
3,琵琶琵琶,是弹拨乐器首座, 拨弦类弦鸣乐器。木制,音箱呈半梨形,上装四弦,原先是用丝线,现多用钢丝、钢绳、尼龙制成。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“相”和“品”。
4,扬琴扬琴,又称洋琴、打琴、铜丝琴、扇面琴、蝙蝠琴、蝴蝶琴,击弦乐器。
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。
5,唢呐唢呐的音色明亮,音量大,管身木制,呈圆锥形,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,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(称作碗),所以俗称喇叭。
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;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,是广东“八音”乐器中的一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地方特色乐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地方特色乐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lskw.com/post/286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