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地方特色诗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地方特色诗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、《雪梅》——作者:宋代卢梅坡
梅雪争春未肯降,
骚人阁笔费评章。
梅须逊雪三分白,
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2、《使至塞上》——作者:唐代王维
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特色的古诗词有很多。
首先,古诗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,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想,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。
其次,古诗词常常运用独特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绘,如典型的比喻、拟人等手法,使诗句更具凝练之美。
再者,古诗词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表达,传达出深刻的感悟和思考。
总的来说,特色的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,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的精髓。
民国诗人很多都受到唐诗宋词的影响,和西方文学的冲击,所以,很多作品都兼并中西文化之长,拥有很明显的民国特色。如:
1、《读陆放翁集》***
诗界千年靡靡风,
兵魂销尽国魂空。
集中十九从军乐,
亘古男儿一放翁。
2、《挽刘道一》孙中山
半壁东南三楚雄,刘郎死去霸图空。
尚余遗业艰难甚,谁与斯人慷慨同。
塞上秋风悲战马,神州落日泣哀鸿。
最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诗词是***的《沁园春雪》
一、《阙题》
卫我中华汉族豪。
莫使满胡留片甲,
轩辕神胄是天骄!
二、《出塞》
秦时明月汉时关,
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木瓜 投我以木瓜⑴,报之以琼琚⑵。
匪报也⑶,永以为好也!
投我以木桃⑷,报之以琼瑶。
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投我以木李⑸,报之以琼玖。
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蒹葭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所谓***,在水一方。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古诗从古至今都是一种艺术特色,也称“表现手法”。作家、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。在文学创作中,有叙述、描写、虚构、烘托、渲染、夸张、讽刺、抒情、议论、对比等手法。诗词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,它是我国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最生动的表现载体之一,是我国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.《诗经》就是最早以诗的艺术形式而独树一帜的代表作.从西汉(公元前206年)至东汉(公元25-220年)逐步发展为楚辞、乐府、古绝和古风等艺术形式.又从唐代(公元618-907年)开始兴起和发展为格律诗.它以诗歌语言的音乐美、形式的对称美、内容的意境美,确定了在整部文学史中的地位.几千年来,直至今天仍在不断地孕育、变化和发展着,可谓久盛不衰、光彩夺目.诗词需要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来创作,以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.纵观我国的古体诗和近体诗,它们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大致包括:叙事写景的描写手法、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和烘托气氛的渲染手法.简单地说也就是赋、比、兴三种艺术手法.
赋,就是直叙或白描的手法.即朴素地描写创作的现实,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,也是诗词创作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.比,就是比喻或比拟的手法.它是诗词创作中运用最广泛的形象思维的一种艺术手法.兴,就是通过客观...
艺术特色,也称“表现手法”。作家、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。在文学创作中,有叙述、描写、虚构、烘托、渲染、夸张、讽刺、抒情、议论、对比等手法。诗词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,它是我国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最生动的表现载体之一,是我国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.《诗经》就是最早以诗的艺术形式而独树一帜的代表作.从西汉(公元前206年)至东汉(公元25-220年)逐步发展为楚辞、乐府、古绝和古风等艺术形式.又从唐代(公元618-907年)开始兴起和发展为格律诗.它以诗歌语言的音乐美、形式的对称美、内容的意境美,确定了在整部文学史中的地位.几千年来,直至今天仍在不断地孕育、变化和发展着,可谓久盛不衰、光彩夺目.诗词需要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来创作,以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.纵观我国的古体诗和近体诗,它们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大致包括:叙事写景的描写手法、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和烘托气氛的渲染手法.简单地说也就是赋、比、兴三种艺术手法.
赋,就是直叙或白描的手法.即朴素地描写创作的现实,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,也是诗词创作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.比,就是比喻或比拟的手法.它是诗词创作中运用最广泛的形象思维的一种艺术手法.兴,就是通过客观...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特色诗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地方特色诗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lskw.com/post/192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