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兼具地方特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兼具地方特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一是临淇水煎包,是林州市临淇镇特色小吃,兼具水煮,汽蒸,油煎之妙,色泽金黄,一面焦嫩,三面软嫩,脆而不硬,香而不腻,味道鲜美极致。
二是林州粉皮,多用红薯粉做成的,粉皮做成菜肴的方式也很灵活,凉拌粉皮是其中一种,酸酸辣辣的,十分开胃爽口
1、捞面条:林州饮食是捞面条的天下,无论春夏秋冬,家家户户的正餐一定是捞面条。林州太行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为这里的小麦生长创造了黄金条件。成熟后麦粒质硬而透明,含蛋白质较高,达14~20%,面筋强而有弹性,做成的面条筋道、滑爽、有嚼头。
2、林州大烩菜:大烩菜制作简单,口味鲜美、醇厚,在林州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,除了饭店里做的大烩菜,基本是家家都会做,每天都在吃。由于林州历史上比较穷,在吃饭上不讲究,炒菜时不一盘一盘的炒,而是把各种菜依次放到锅里一起炒熟,从而成为烩菜。
3、卤面:在林州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主食,由于卤面食用方便快捷,很方便外出办事的人食用,不管是街头巷尾,还是城市乡村,随处可见三轮车上放着大笼屉,笼屉里面放着做好的卤面,下面放着加热的火炉。
4、宽面条汤:在林州,小孩满月那一天,会邀请亲戚朋友、街坊邻居,举行庆贺,中午饭吃过,会给乡亲们花饭,除了大烩菜外,其中必有宽面条汤,宽面条有2cm宽,其中有着深刻寓意,期盼孩子以后人生道路宽广、事事顺利。这么好的饭,自然也就成了林州人饭桌上常见的饭了
5、鸡蛋面疙瘩汤:人生病后,一般都肠胃虚弱,不喜饮食。家里人一般会***蛋面疙瘩汤给病人喝,根据病人口感,或调以白糖,或加油盐酱醋。鸡蛋面疙瘩汤营养丰富,易于消化,还可以滋养脾胃,完全无污染、无添加剂,很有利于病人康复。
1:林州山楂
林州山楂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的特产。林州的山楂又叫北山楂。林州的山楂已发展成两个品种:豫北红和林鸿。玉红单果平均重量7.8克左右;单个水果的平均重量约为11克。深红色泽,果实圆润,果点突出。
2:齐林煎包
齐林锅贴是河南林州的传统名吃,历史悠久。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。以面粉和蔬菜馅为主要原料,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。锅贴色泽金黄,一面酥脆,三面软嫩,酥而不硬,香而不腻,味道鲜美。
3:面条
桐城,安徽省辖县级市,由安庆市代管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,西依大别山,东临长江。桐城有很多好吃的,
1.桐城水芹——桐城水芹的特点是菜质脆嫩,清香宜人。冬季的水芹菜,又称“白 老”,茎白芽黄,鲜嫩香脆,品质更佳。
2.桐城麦鱼——麦鱼在桐城沿湖一带水域之中生长,因为 它的体型跟大小像麦粒一样,并且在每年麦熟季节进行捕捞,所以称为“麦鱼”。
3.蒿子耙——蒿子耙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的一种传统食物,这是桐城人民间传统风俗。
4.青草麻丰糕——糕名精心制作的麻丰糕,造型古朴典雅,淡香清幽贻人,片薄酥软舒爽,味甜适口不腻,久放不回生、不变酸、不漏甜之特点,具有独家糕点魅力。
5.桐城菜心粑——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,用七成籼米、三成糯米,在温水中浸泡半日,捞起沥干,再用碓春成粉,选嫩绿***心,微煮揉成泥状,剔除菜茎,再掺以猪油、白糖作为粑馅。蒸熟后,柔而不粘,甜而不腻。
6.方记水饺——方记水饺是桐城市城关镇一位方姓老人制作的汤类美食,水饺以皮白而薄、馅细而嫩、汤鲜而不腻闻名远近。
7.山粉圆子烧肉——山粉即山芋粉,是将山芋碾碎、洗桨、凉干后得到的白色淀粉。口感粘而不稠、油而不腻、香脆可口。
8.桐城大米——历史上种植“三粒寸”、“杨柳籼”等水稻名特品种,从栽培技术到加工工艺都十分考究,力求保持传统特色。加工的大米质优、色白,晶莹剔透,光滑油润,干稀咸宜,醇香可口。当地民谚:“三粒寸,麻壳籼,一人吃饭两人添”。
9.鸡汤泡炒米——安庆桐城一带,产味道鲜美的老母鸡,鸡肉炖汤,不加多余的调料,就足够鲜香。桐城人民创意地把鸡汤里泡当地的炒米同吃,二者的鲜香融合在一起,是兼具营养和美味的本地特色食物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兼具地方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兼具地方特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lskw.com/post/15409.html